這裡是水頭碼頭的外圍海岸,是這次來到金門要進行工程前勘查的地點之一。
旁邊有一座島嶼叫「建功嶼」,它的原名叫「珠嶼」,後於民國四十九年經內政部核准,改名為「建功嶼」。
民國三十八年,國軍在此建立W-038據點,並與其他營區據點設置防禦火網,嚴密扼控金烈水道。但於民國八十六年十月,金防部為國軍精實案縮減兵力,駐軍已撤走。建功嶼在漲潮時會和金門本島隔開,當退潮時,潮間帶會出現一條石砌步道,現在遊人可以經由石砌的步道登島。
這裡是水頭碼頭的外圍海岸,是這次來到金門要進行工程前勘查的地點之一。
旁邊有一座島嶼叫「建功嶼」,它的原名叫「珠嶼」,後於民國四十九年經內政部核准,改名為「建功嶼」。
民國三十八年,國軍在此建立W-038據點,並與其他營區據點設置防禦火網,嚴密扼控金烈水道。但於民國八十六年十月,金防部為國軍精實案縮減兵力,駐軍已撤走。建功嶼在漲潮時會和金門本島隔開,當退潮時,潮間帶會出現一條石砌步道,現在遊人可以經由石砌的步道登島。
一月的金門正當寒冷,我們到此做工程前的查勘。
站在後豐港海邊,可以見到水頭商港,望向不遠處,就是可搭乘渡輪到小金門以及金廈小三通的水頭碼頭。
雖然穿著雪衣戴著遮耳帽子,但那颼颼冷風依然無情的見縫就鑽。
桂花園是新竹縣新埔鎮地方士紳潘錦河先生的故居,座落在車水馬龍的新埔鎮中正路上,每當路人行經中正路 405 號時,往往會聞到淡淡的桂花幽香,抬頭尋找香味來源,才發現有棟古的日式洋樓靜靜的佇立在圍牆內,圍牆邊種了一排的桂花樹,樹木替擾攘的街道增添了幾許悠閒的趣味及思古幽情; 雖然後因馬路拓寬,讓原本的前院只剩下屋前一兩株桂花樹,但仍可想像過去屋子的主人用桂花香迎賓的雅興。
記得民國六十五年在金門服役的那段日子,兩岸每隔天還有砲火互相射擊( 單打雙不打 ),充滿肅殺和煙硝的氛圍,操練、構工和衛兵勤務填滿了每一個在營的日子。
因為駐地離山外不遠,放假了,總會到山外 (新市) 逛街、看電影,放鬆一下緊繃的神經。當時常去的就是〝僑聲〞和〝中山堂〞兩家戲院,一場電影7~9塊錢,連看三場就可消磨一天的假期,要不就是幾個比較要好的同袍,在山外街上的冷飲店,叫杯飲料邊聽聽當時最夯的鄧麗君、蕭麗珠或是甄妮的歌,打屁吐吐苦水,也可打發一天,這在當時已算是奢華的享受了。
民國八十一年秋,退伍十五年後首次出差回到金門,發現離山外不遠的黃海路上有一處〝迎賓館〞,大門有衛兵把守,感覺上也是戒備森嚴不可侵犯,後來才知道是類似台灣的金馬賓館一樣,為提供官兵差假住宿之處。
大年初一,援20多年的往例,要到 Rose 家住在龍潭大坪的姊姊家去拜年走春,也可藉此看看喜愛的美麗鄉村景色。
午餐之後,陪著姊妹們一道外出,走看大坪秀美的風光。
大平村鄰近石門水庫。村內多為紅磚古厝,在曲折狹小的巷道內,新舊房屋雜陳,有的舊屋已經頹壞,有的已經改建,但參差之間聚落仍留有歲月的痕跡。屋間巷弄通常只能容許一部汽車通行,甚至只能行走二輪車。大平村雖然沒有三坑老街如此出名,但也很有客家庄的特色。
每回到金門,總會到山后來走走。
山后位置大致在金門的東北角。不論走環島東路或環島北路 ( 經沙美 ) 都可以到達陽翟,轉入陽沙路後直走,過了碧山村落,可以看到道路兩旁遍植楓樹,路並不寬,行走其中會令人有一種幽靜深邃的感覺,途中經過一處楓香園叫做〝千楓林〞,再往前行就可看到民俗村的大門了。
除了民俗文化村的建築群吸引人之外,碧山也有一些令人懷舊思古的閩式建築。同時這裡也是一位同事在三十多年前服兵役的駐地,2~3年軍中的磨練,對每一個由青澀轉為成熟的男孩來說,都同樣有著許多苦樂的回憶,每每到此,總有好幾籮筐說不完的故事。
剛剛由博客萊網路書店收到了這本書…
一個模擬○○報的封面,〝 二十年,你可以滾了〞八個毫不客氣的大字約佔了三分之一的版面,中間還夾了一行小字〝每個上班族都必須要知道,當「這件」事情突然降臨時你該怎麼辦?〞
是的,通常一般人總會想就算公司要裁人,也應該不會裁到自己。因為你是這麼的聽話、乖巧又有能力。如果你是這樣的上班族,請注意了,一定要有危機意識,或許有一天主管會無預警的通知你,要你提前離職,一切跟工作表現好不好沒啥太大的關係。還受到主管重視的員工,就先「結清」之後再回聘,當然薪水就不及原先的一半。就是這樣了,你就在黑名單上。
這是一段長達20年淒美的職場愛情故事……
她從不懷疑,以為這是一個可以讓她依偎一輩子的地方。
前幾天因工作出差,我們再次飛往金門。
每一次到這裡,都或多或少會去尋找及回味記憶中的感覺和味道。這回在工作完成後和同事們想去再感受一下那 58∘〝燒喉嚨〞的滋味,於是位於金城的老酒廠當然是第一選擇勒。
上海世博已於十月三十一日閉幕,半年的展期,帶來了超過七千萬的參觀者,也為上海及周邊城市帶來了極大的有形與無形收益。每一位參觀者在園區內各自的走看行程中,也一定會有不同程度的感受與回憶。
第二天,我們再度來到世博園區,我們由位於龍華東路的浦西園區一號入口進場。
浦西園區內除了日本產業館、思科館、韓國企業聯合館、震旦館外,多為中國的各類產業館,例如: 電網館、鐵路館、石油館、航空館....等。有捷運系統下越黃浦江到對岸的浦東園區,也有 L3 及 L5 兩個渡輪碼頭,同樣可搭船去到浦東園區。
為了把握時間把昨天未完成的歐洲區看完,我們先將浦西園區列入後補留待回程再參觀。在浦西的捷運〝瀘浦大橋站〞搭車到浦東的〝世博大道站〞就可以直接進入歐洲館區。原本還晴朗的天氣變的忽晴忽雨,我們還是盡量找不太花時間排隊的國家館,一則可以多看一些,二則可以躲雨。
離開台灣館已經接近晚上八點半,已經超過我們在中國館前的集合時間。幸好有人看到我們之前排隊領預約券,猜想我們一定還在台灣館中,在刻意等候之下才沒有把我們丟下。
展館建築外觀以〝東方之冠 – 鼎盛中華 – 天下糧倉 – 富庶百姓〞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
台灣館是許多人期待能進入參觀的展館之一。
在排隊領預約券時,聽到旁邊的人有小小的抱怨,整個園區除了中國館之外,只有台灣館要預約而且是限額,有人來了幾次還是無緣進入,或許就因為如此才能更挑動人心底那強烈的慾望吧!! 由於內部場地、座椅及點燈台的數量固定,故每一入場梯次均有人數的限制。
參觀世博是我們此行的重點行程,但也只安排大約一天半的時間,若要參觀整個園區是有困難的。唯有逆向操作,採取盡量多跑幾個館的方式,就是看看外觀拍拍照也好,如見隊伍不長才進館參觀!!
所以一開始我們就不打算花太多時間去排隊參觀像〝日本〞〝沙烏地阿拉伯〞〝德國〞〝英國〞.....等所謂的熱門館,因為在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的介紹文章。
但是〝台灣館〞和〝中國館〞則是訂在我們計劃之中,一定要去體驗的.... 希望能如願。
2010.08.31 早上九點半,我們由園區 8 號門進入。這時領隊告知已經拿到晚上八點中國館入場券,大家只要在預定時間之前到指定地點集合即可,這可是一顆定心丸吶!! 想想已經達成 50% 了,我們只要算好時間去拿到台灣館的預約券,那麼世博行對我們來說就是百分百成功,其他館都是賺到的。
源於太湖的黃埔江,呈大大的S形轉折流過上海市區,寬大的河面,終年不結凍,為上海最重要的航運河川,和吳淞江於吳淞口注入長江。
黃浦江將上海劃分為浦東和浦西兩大區塊。
上海浦西的外灘,是早年列強的租界地,也是舊上海金融和外貿機構;河對岸的浦東,則是新興的上海國際金融和會議中心,環球金融中心101大樓、金茂大廈和耀眼的東方明珠塔就矗立在埔東。
浦西外灘最早開發,浦東地區則是晚近才快速發展起來,現代化的高樓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