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館是許多人期待能進入參觀的展館之一。
在排隊領預約券時,聽到旁邊的人有小小的抱怨,整個園區除了中國館之外,只有台灣館要預約而且是限額,有人來了幾次還是無緣進入,或許就因為如此才能更挑動人心底那強烈的慾望吧!! 由於內部場地、座椅及點燈台的數量固定,故每一入場梯次均有人數的限制。
台灣館的主題為〝山水心燈─自然。心靈。城市〞與上海世博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相呼應,是園區少數的自建館之一,由名建築師李祖原先生所設計。樓高五層,耗資五億及七個月的時間興建。
其設計理念來自於〝孔明燈〞,希望藉著〝孔明燈〞在台灣民間習俗中〝平安、幸福、和平〞的祈福意象,更擴大為〝為城市、國家、世界的誠心祈福〞。
進館第一層是台灣之窗,藉由導覽員引導和影片介紹台灣繁榮的城市生活。
而後搭乘電梯直上五樓的燈球內部,站在 12 米直徑 〝720∘全天域劇場〞懸空通道,觀賞全4D 技術的電影,這部完全由台灣人自己製作拍攝的影片,使用了超過阿凡達 2 倍的底片製作,完全沒有邊框,讓大家在聲光及雨露觸感包覆之下,在驚喜中充分體驗台灣之美。
透過四分鐘的動畫影片,可以讓觀眾們看到台灣美麗的城市、高山、森林、海洋、動物、植物...等自然和人文景觀,在感覺到水霧環繞、微風拂過以及聞到花香味的特殊感受情境下,和天幕電影的近距離接觸,叫人驚奇和感動!!
離開燈球內部的球型影院,下到二樓的燈球外部,在那融合中華文化共生共榮、五行概念的〝點燈水台〞進行〝點天燈〞的體驗。
大家圍著環型的〝點燈水台〞選擇自己喜愛的祝願語,當按下觸控螢幕的一剎那,帶有祝願語句的天燈就會出現在 LED 燈球上冉冉上升,在民俗意象和科技結合之下,將大家的情緒帶到高點。
點燈台中間圓形水池裡的水,係取自日月潭的湖水。走入點燈水台,彷彿親臨台灣,看見台灣的好山好水。水池中的玫瑰石,來自台灣的第一高峰玉山山脈,如水墨般的自然紋理,宛如將台灣的壯麗山水繪於其上,象徵著台灣蘊藏著無數的美麗風光。
點燈儀式之後,我們來到一樓的〝城市廣場〞,係以〝大樹下的一天〞為主題,呈現台灣民眾在樹下生活的熱鬧與美好,也表現出台灣人民的熱情與好客。
在〝大樹下〞大家坐下來聆聽一段二胡演奏,導覽員也為每一位來賓親切的奉上一杯清香的阿里山高山茶,喝完茶後還可以將這繪有天燈的茶杯當做紀念品帶回家,充分展現台灣人的待客誠意,我想這也是我們在世博拿到最精美的禮物了。
臨走前,每個人還可以拿到一袋的〝小禮物〞,讓客人有喝又有拿,這不又是台灣人情味的極致表現嗎?
我們帶著愉悅滿足的心情,踏著夜色,離開了台灣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