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歙縣

今天以其燦爛的明清文化深深吸引尋幽訪勝的心

歙縣1.jpg

歙縣素有 "牌坊之鄉" 的美稱

徽州的古代建築三絕 --  古祠堂  古民居   古牌坊

徽州傳統建築是  白牆  小瓦  馬頭牆

歙縣2.jpg

歙縣3.jpg

歙縣4.jpg

肥樑    瘦柱    冬瓜樑

歙縣5.jpg

歙縣6.jpg

雀 替

 

 

歙縣7.jpg

歙縣8.jpg

還有   徽州特殊的建築 -- 門樓 

 

歙縣9.jpg

牌坊

主要分別有--

< 聖旨 >   由皇帝頒旨  由鄉里自行出錢興建

< 御製 >   由朝廷出錢興建

< 敕建 >   由皇帝口頭下令  由鄉里自行興建

 

至今仍然完整的保存了80多座牌坊

著名的有許國八腳牌坊及城西六公里處的棠樾牌坊群

作為封建社會最高榮譽象徵的牌坊   創自唐代

它原是建在里坊入口處   旌表孝義的建築

 

在封建社會裡

專制統治者將所謂三綱   五常   四維   八德之類的封建禮教

作為衡量人們行為的準則

 

自宋代就聚居於棠樾村的鮑氏家族

在明清長達400多年的時間裡

陸續建起了風格各異的七座牌坊

一連七座   忠 孝 節 義 四字俱全

既有不同時代風格的差異性

亦形成一個似乎一氣呵成的建築體系

歙縣10.jpg

 < 導覽小姐如是說: >

關於 "樂善好施" 牌坊  在過去多義行善舉而達到立牌的例子實屬罕見

並且以前皇帝對這種性質牌坊是不會輕易動御筆下旨的

細看樑坊上刻有 " 旌表誥授通奉大夫議敘鹽運使司鮑漱芳同子即用員外郎鮑均 "

似乎有些啟發身為兩淮通使司的鮑漱芳又當官又經商

壟斷了當時揚州城中的鹽運市場

家中自然 "藏镪百萬" "富比王侯"

為光宗耀祖  流芳百世  自然效仿祖先為自己立坊顯榮 

 

可是這以前

祖宗先後建了 "忠 .孝 .節 "各兩座共六座牌坊 想光宗耀祖

唯有在 "義" 字上下功夫

 

嘉慶皇帝見鮑家有心於此

趁機暗示鮑家 -- 安徽  江蘇  浙江三省軍餉匱乏

鮑漱芳父子明白皇帝的弦外之音後  發放了三省三年的軍餉

淮河  黃河發生了嚴重洪澇的災害

鮑漱芳勸清公捐小麥四萬擔  大米六萬擔  救災的災民遍及十萬人之多

並捐銀修築淮河長達 800 里的河堤

 

不僅如此

鮑家平時置義田  辦義學  修橋補路的義行善舉眾口皆碑

朝廷中的禮部尚書 兩江總督  安徽巡撫等大官紛紛上書請求皇帝恩准鮑氏立 "義" 字坊

嘉慶19年(1814)

皇帝終於因鮑家 "屢次捐輸 曡奉恩旨 從優議敘 加十須 "

日後建了 "樂善好施" 牌坊

歙縣11.jpg

< 上圖牌坊 > 龍鳳板上是 "聖旨" 二字

其下額坊上刻有 "旌表孝行贈兵部右侍郎鮑燦"

該坊建於明嘉靖13年 (1533)  於乾隆43年 (1777) 重修

鮑燦是鮑氏14世祖  生前是一個博學多才的書生  沒做到官  但是對父母非常孝順

並且他孫子鮑象賢在明嘉靖朝中官至兵部左侍郎  並為皇帝屢建戰功

皇帝飲水思源  榮封三代  並追贈鮑燦為兵部右侍郎

牌樓次間橫樑上浮雕石獅   是來喻示鮑燦孫子為皇帝作戰之勇武

 

建牌坊

不僅要有封建禮教的典型代表這個首要條件  雄厚的經濟實力必不可少

有的牌坊甚至於還要求  "朝中有人"

明清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建築藝術發展的成熟期   牌坊建築日漸完善

採用的原料   由原來易腐朽的木質結構   逐漸過度到更能承受自然破壞力的石質結構

優質的石材  和更符合建築力學與美學原理的牌坊

確實更能 "光宗耀祖" 流芳百世了

 

牌坊群

給國內外研究明清政治  經濟  文化  明清建築藝術  以及徽商的專家學者  提供了難得的歷史實物資料

 

歙縣亦是中國名硯 "歙硯" 的產地

與廣東省端溪的 "端硯"

甘肅省臨潭縣境内洮河的 "洮河硯" 及 "澄泥硯"

並稱為中國四大名硯

歙縣12.jpg

歙縣13.jpg

帶著愉快的心情  滿滿的回憶

離家8天的旅行  畫下了句點

每一次的結束  也是計劃下一次行程的開始

利用有限的時間   多跑  多聽  多看  多學   就是 ... 讓日子過的更有趣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