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是來到北京必到景點之一

其正式名稱應該是"故宮博物院"吧

在城牆外有一寬 52 公尺護城河

紫禁城01.jpg

較北京城 18 米的護城河顯然寬了許多

我們由神武門進入

此時的神武門正在裝修之中

還搭著鷹架與沙網

神武門的對面就是景山  現為景山公園

紫禁城02.jpg

景山公園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 故宮北側

南面與故宮神武門相對 西臨北海

景山公園占地 23 公頃  以景山為主

公園內  松柏鬱鬱蔥蔥

 

景山又稱煤山  鎮山  萬歲山

是一座人造山

歷史上

明朝崇禎皇帝在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進北京時

倉皇從故宮的神武門逃出

在景山東坡的一棵老槐樹下自盡身亡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朝皇帝的宮殿

從明永樂五年( 公元 1407 )年起

明成祖集中全國匠師 征調了二三十萬民工和軍工

經過 14 年的時間  建成了這組規模宏大的宮殿群

清朝沿用以後  部分經過重建和改建

總體佈局基本上沒有變動

它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之大成

是中國 2000 多年專制社會皇權思想的集中體現

 

進入神武門後即可看到順貞門

再往前到欽安殿  進入御花園

御花園是前清皇室平日休閒之處

紫禁城03.jpg

續進到坤寧門

紫禁城04.jpg

已可看到坤寧宮

紫禁城05.jpg

 

 

紫禁城06.jpg

紫禁城07.jpg

它在明朝和清朝初期一直是皇后居住的正宮

坤寧宮是明永樂 18 年 ( 1420 年) 建成

清順治 12 年仿盛京清寧宮進行改建

門不居中而篇東側  成為有滿族特色的口袋式房

李自成攻陷京城後  明崇禎帝的周皇后自縊於此

清康熙始將東側兩間用作皇帝大婚的洞房

年幼登基的康熙  同治  光緒三帝以及遜帝溥儀大婚時均先在此居住

再遷居皇宮

 

乾清宮與坤寧宮

分別為傳統意義上的帝 后寢宮

紫禁城08.jpg

紫禁城09.jpg

走過坤寧宮  過了交泰殿

即可看到乾清宮  它是內廷的正門

紫禁城10.jpg

乾清宮是後三宮的主要大殿

在明乾和清朝初期

乾清宮一直是皇帝和皇后的寢宮

紫禁城11.jpg

 < 這應該是日晷吧 >

 

紫禁城12.jpg

銅缸 鐵缸是宮中的防火設備

平時儲滿清水以備火災時用

冬天需外加棉套並於缸下燒炭加溫

 

出了乾清門

即見保和殿  太和殿

紫禁城13.jpg

紫禁城14.jpg

外朝以太和 中和 保和三殿為主

外朝是皇帝辦理政務 舉行朝會的地方

前面有太和門  兩側又有文華、武英兩組宮殿

紫禁城15.jpg

太和殿是明清兩代北京宮城內最高大的建築

是我國現存古建築中規模最大的木結構殿宇

太和殿是皇帝舉行登基大典  慶典及接受文武百官朝賀的地方

如遇有將帥受命出征  也要在太和殿受印

 紫禁城16.jpg

太和殿前是一極大的廣場

出了太和門   就是午門

 

午門外就是天安門廣場

走到這裡正好碰上廣場的降旗儀式

大家都被擋在午門內

只能在午門內看一段戌守武警的操演

據說每天降旗的時間不一

是以北京當日日落的時間為準

紫禁城18.jpg

紫禁城17.jpg

當進入天安門廣場時  天色已黑

黑鴉鴉的人頭擠滿午門外的廣場

若不緊跟隊伍還真的會走失

大夥兒自神武門到午門

從中午到天黑一路走了近 5 個鐘頭沒有坐下來休息

當逛到菖浦河公園時   看到了一些高檔的餐廳

才驚覺已饑腸轆轆

今晚我們是去東來順哦....

 

 

arrow
arrow

    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