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完雪之大谷已近中午
便在室堂車站二樓ホテル立山(立山旅館)的餐廳吃午餐
由於遊人太多座位有限
連吃飯也得分批排隊
一批吃完再換一批
而且只有簡單的日式便當
聽導遊說
此地的物資都是由山下運上來的
所以彌足珍貴
冰封時期更是困難
下午從室堂車站往大觀峰 ( 標高 2316 公尺 )
搭乘的交通工具是全程在遂道內行駛的無軌電車
全程 3.7 公里 車程 10 分鐘
這是日本海拔最高的隧道巴士
室堂也就成為日本最高的車站
因此有著「雲上車站」的美稱
來到大觀峰只見一片銀白
地面仍被厚厚的積雪覆蓋
大觀峰車站頂樓的展望台是眺望立山連峰的最佳地點
俯瞰著皚皚白雪覆蓋的群峰
大吸一口冰涼的空氣
再用力呼出去
剎時讓人覺神清氣爽心胸開闊
將塵世間的煩惱都拋到群峰之外
由此再搭乘 7 分鐘的空中吊車往黑部平
空中吊車每次可搭載 80 人
像一個移動的眺望台
在登高加上空曠沒有阻礙的視野下
把窗外景色看到極盡
可以一覽廣闊的雪地山坡美景
< 纜線的那一端就是黑部平>
長達 1.7 公里的立山空中吊車
採 4 線交走式
運轉速度每秒 5 公尺
以無支柱直跨方式
長度為日本第一
黑部平 ( 標高 1828 公尺 ) ─ 可眺望黑部湖的平台
黑部平到黑部湖全線 0.8 公里
利用行駛在隧道內有坡度的纜車
只需 5 分鐘就到了黑部湖
兩站之間落差近 400 公尺
這段交通之所以行駛在隧道內
除了是為保護這片珍貴的山林資源
也是冬季雪封時
方便立山的工作人員可以進出水壩區工作及維護之用
由黑部湖站出來
徒步走過大壩頂到黑部水庫的另一端
< 還結冰的黑部湖 >
黑部湖‧黑部水庫( 標高 1470 公尺)
在建設暱稱為『黑四』的黑部川第四發電站(全部地下化)時
攔截御前澤所形成的人工黑部湖
儲水量在 2 億立方公尺以上
黑部水庫高 186 公尺 堤長 492 公尺
為日本第一拱壩式水庫
耗費 513 億日元和 7 年時間
於 1963 年完工
由介紹的小冊子中了解黑部水庫的建設計劃﹕
1956 年 10 月扇澤側的關電隧道開始挖掘
1957 年關電隧道遭遇地質的大破碎帶大量湧水
工程遭遇困難經 7 個月才克服
1958 年關電隧道貫通
1959 年黑部水庫完成計劃圖
1960 年黑部水庫工程以驚人的建設速度作業
終於在 10 月開始蓄水
1961 年黑四發電所的 1 號及 2 號機開始運轉
1962 年 8 月 3 號機開始運轉
1963 年 5 月黑部水庫完工
6 月舉行竣工儀式
不到七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這個水庫及大壩工程
參觀完黑部水庫
從黑部水庫車站乘坐關電無軌電車行駛 6.1 公里
以隧道的方式穿越過赤澤嶽 ( 標高 2678 公尺 )
16 分鐘後到達長野縣的扇澤
< 黑部水庫車站 >
< 扇澤的關電無軌電車站 我們在此下車完成整個遊程>
此時我們原來搭乘的遊覽車已經由立山車站走另外一條路開到這裡等待
時間是下午 5 點
山脈路線全程我們走了約 6 個小時
自 1971 年立山黑部阿爾卑斯山脈路線全線開通之後
帶來許多的登山者和訪客
因此環境保護就很重要
透過切身感受大自然
感知到大自然的優美
更知道保護自然的重要
立山黑部更從自然保護的觀點出發整備了交通環境
無論纜車、隧道內無軌電車、空中吊車等
均利用對環境無害的電力資源
在建築設計上也考慮到與周圍景觀的協調
為了減少終點車站內的垃圾量都運送至山下
不用燃燒方式
使用預先加工過的食品
並將用過的餐具運送到山下清洗
想盡方法降低用水量
極力維護環境保護的基本點─『垃圾帶回、控制廢氣、保護植被』
來到此地,除了看到了美麗的景色外也紮實的上了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