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2(日) 天氣晴 氣溫8℃
一早在Thon Hotel Bergen Airport用完豐盛的早餐後,開始了今天在卑爾根的行程。
卑爾根位於挪威的西南方,在中世紀時是斯堪的那維亞其中一個重要城市,是北歐最大的港口和貿易中心,當時因為鱈魚乾的交易而發達。直到1299年前,卑爾根都是挪威的首都。
也因為其峽灣地形適合大型船隻操作,使得卑爾根成為歐洲最大的郵輪港之一。
根據2005年的統計,卑爾根處理全挪威超過50%的貨物來往,也是挪威對外的大門。
卑爾根以多雨聞名,所以被稱為「雨城」或「歐洲的西雅圖」,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出門要帶傘的城市,但是今天卻是大好的豔陽天。
今天的首發是露天魚市場,可惜的是我們沒能一窺其面目,因為魚市場要五月份才開始。
所以執行Plan 2,搭纜車直上弗洛伊恩山(Mount Fløyen)。
早上九點,街上的行人非常稀少。
今天是禮拜天,這個時間當地人或許都去教堂了吧!?
和煦的陽光驅走了部分的寒意,地磚鋪設的路面、街道兩旁的建築和房屋的窗戶,看起來像是許多方塊所組合成的圖案,配合著不同的光影,美麗而協調。
我們沿著寧靜清爽的街道走到纜車站,邊走邊欣賞街景,如此令人感覺愉悅的城市,如果能長住此地,那可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啊 !!
(我們的導遊來自中國,年輕時到Oslo留學,畢業後就留在挪威工作已近20年,數年前才搬到Bergen至今,這在當時應該就是一種趨勢吧!因為我們在北歐的幾個國家和城市,好幾位帶著我們四處跑的在地導遊,都是來自大陸的....)
在路的盡頭轉角處就是纜車站,購票後沿著一小段隧道進入站內,纜車站應該是挖洞築在山體裡面的。
這裡的纜車叫funicular,是一種靠鋼纜牽引上下坡的纜索鐵道(一上一下)。
<纜車交會處>
在山頂的觀景台可以眺望卑爾根市和港口的美麗景色。
在觀景台上,我終於找到了平日在網站上關注的全天候即時影像,就是這兩只攝影機(Webcams)所拍攝的!
之後,導遊還帶我們沿著步道來到一旁的樹林裡(姑且稱之為挪威小森林吧!!),吸收一些芬多精,也讓我們看一下這棟"兔子屋"。
導遊說,這棟造型奇特的"兔子屋"屬於卑爾根市政府公有財產,市民可以向市政府申請來此借宿度假。不過此屋感覺上空間並不大,且進出只靠正面的這一個洞,想必就像一個木頭製的露營帳篷吧!!
弗洛伊恩山上的克什米爾羊群像。
觀景台旁也有咖啡館和餐廳。
山頂的遊憩場也有一個比人高的山妖(Troll)。
約莫10點半,我們搭原纜車下山。
大夥兒徒步前往布呂根(Bryggen)漢薩碼頭區。
我們經過如相片這一棟像是教堂的建築,導遊介紹說此地早期是一個屠宰場,而現在已變成一處美輪美奐的咖啡館。
布呂根(Bryggen,意為碼頭)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於1979年註冊成功。
< 這排彩色屋就是Bergen的標誌性建築 在一旁的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標誌>
布呂根為城市最古老的區域,最為顯著的特徵就是港口北岸的"一大排彩色的木造房子",那就是漢薩(Hanza)同盟商業建築,早期漢薩同盟在此建立貿易站,卑爾根也因而發展成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
現在遊客聚集的地方,就是早期 Hanza 商人的鱈魚乾交易商店。
如今,布呂根佈滿了遊客、紀念品店、禮品店,以及餐館、酒吧和博物館。
我們由碼頭邊走進彎曲的小巷弄中,裡面藏有很多古老的木屋,大約於 18 世紀早期建成,即 1702 年大火後重建的木屋,比較像火災前的中世紀風格。
< 這一尾就是鱈魚吧? >
傳統上的房屋多為木造結構,布呂根有部分地區毀於 1955 年火災,目前的布呂根博物館就是曾經被大火吞噬的地方。
這裡是許多明信片或日曆畫面拍攝取景的地方,但是當我們接近細看時,在某些地方有著令人擔憂地老化,若非相關單位努力地維護以及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故,有些部分可能已經倒塌。
聖瑪利亞堂(Mariakirken)就是卑爾根最古老的建築物,部份建築於1130年建成。
導遊還帶我們到一處他私密的景點,進入某一條小巷,沿著坡道往上可看到一個類似城牆的建物,進入後登上一個小山丘,按照地形及型態來看,這在過去可能是一處軍事上的防禦工事。
土丘上有一片青翠草地,在這裡可以居高臨下地遠眺卑爾根的港灣景色。
我們在舊城區沿著整潔的拼石馬路走著,人車不多,卻處處藏有美麗的景緻。
不論住家房屋、路旁植栽,甚至塗鴉,都讓人驚喜不已!! 真是一個令人喜愛且難忘的城市!!
走出舊城區已近中午,原本大清早的豔陽天又變成了陰天,天氣好似理解遊人們依依不捨的心情,再過一會兒,大夥兒將要離開這個美麗的城市。
在城區內的餐館"川粵樓"用完午餐後,我們的巴士將開往下一個城市高爾(G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