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早,喔〜 應該不算是清早了,日頭早已高掛天空,其實我們是被從窗簾穿透進來的強光亮醒的。

 

當眼睛睜開時,只見媽媽已經梳洗著裝完畢,靜靜的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等我們起床呢!!

 

一夜好眠,是因為昨天走了一天,也是因為心中無工作上的牽掛。

 

用完了會館準備的早餐出發往關山

 

恆春半島隨意行(3)1.jpg

 

一般遊客到關山都是在黃昏去看日落我們之所以沒有在昨天傍晚去其實是午覺睡過頭啦只好說服自己西子灣的落日比關山美的多回家再去看囉!!

 

我們到的時候停車場沒有任何車輛整個景點更是空無一人所以囉整個空間都被我們包下了可以盡情的欣賞風景

 

恆春半島隨意行(3)2.jpg

 

關山,又名高山嚴。全區為隆起的珊瑚礁台地,高約 152 公尺。站在台地上,北望可縱覽大平頂傾斜台地、裙礁海岸;往東可鳥瞰恆春縱谷平原、龍鑾潭;南眺則貓鼻頭至鵝鑾鼻的海岸線一覽無遺,真的是觀賞夕照及遠眺的極佳地點。

 

當站在觀景台上一眼望去,看到的就是遠處那傾斜的大平頂台地還有那清晰透通的海岸線

 

恆春西台地是一個向東傾斜的台地 < 見下張照片 >它傾斜的原因是因為東側的山脈沿著恆春斷層壓覆在台地上方猶如蹺蹺板的作用一般形成西高東低的地形面東側下沉形成今日的恆春縱谷西側抬升的最高點則是大平頂

 

恆春半島隨意行(3)3.jpg

 

照片中可看到有四處村落由遠到近分別是石珠萬里桐蟳廣嘴紅柴坑這沿線的村落像一顆顆的珠子藉由海岸公路一顆顆的串起來讓寧靜的海岸線變得更美更有生命力

 

好一個豔陽天出遊的好天氣不過南台灣的太陽曬曬魷魚乾烏魚子可是上上之選,但真的不是拿來曬人的。近午時分,站在陽光下立即感覺皮膚一陣陣的灼熱刺癢千萬個毛細孔開始不聽使喚的飆汗。此時還真是佩服那些頂著大太陽在海邊玩水的人,我想,這時候擦上再多、再厲害的防曬油都無效吧!! 幸好車上的冷氣夠爭氣,幫我們擋掉了這股暑氣。

 

一路往南,來到貓鼻頭。

 

路上人車稀稀落落,原本以為遊客不多又可包場,可是進入收費站後,只見停車場停滿了遊覽車,原來昨晚碰到的麗山國中畢旅團全都在這兒,還有數個來自大陸湖北省以及山東青島的旅遊團,許多人對眼前的山海美景都興奮的大叫,我還充當了攝影師,幫湖北的遊客拍照。導遊的吆喝聲加上遊客的笑鬧聲,可熱鬧了。

 

恆春半島隨意行(3)4.jpg

 

貓鼻頭位於台灣南端的西側尖角,隔著南灣和鵝鑾鼻遙遙相望。此處有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蝕地形,由於位於迎風面上,所以海蝕作用旺盛,形成此區的崩崖、海蝕礁柱、海蝕溝、海蝕洞及海蝕壺穴等豐富的地形景觀,是極佳的大自然地理教室。

 

恆春半島隨意行(3)5.jpg

 

恆春半島隨意行(3)6.jpg

 

強勁的海風稍微舒緩了來自太陽的熱力。臨走之前,媽媽總喜歡帶一些當地的食品回去嚐嚐,碰到了好的店家,見媽媽面慈心善的,也會多送一點,其實她老人家也挺開心的。出去玩嘛!! 就是這樣〜 開心就好啦!!

 

回到恆春市區午餐,也到老街走走。之前多次來到恆春,都只算是路過吧!! 沒有好好的在市區街坊逛過,難得有今天的機會,雖然白天街道上行人不多,少了夜晚的熱鬧氣氛,這樣倒是讓人感覺輕鬆自在。

 

恆春半島隨意行(3)7.jpg

 

走累了,看到街角一家〝綠豆饌〞,這可是網路名店喔!! 既然到此,當然要嚐一嚐的。冰涼滑順的口感,甜而不膩的滋味,一碗下肚叫人暑意全消。

 

恆春半島隨意行(3)8.jpg

 

恆春半島隨意行(3)9.jpg

 

徵得老闆的同意,我們留下了來訪的照片。離開時,大家都帶著涼意和滿意。

 

各位朋友〜若有機會到恆春市街一遊,走累了,不妨到這兒歇歇腳。

 

恆春半島隨意行(3)10.jpg

 

恆春半島隨意行(3)11.jpg

 

出恆春東城門,就在城門旁邊,我們看到了一座中元節「搶孤」活動的棚架。

 

搶孤活動向來是屏東恆春中元節的熱鬧民俗慶典活動,「搶孤」及「豎孤棚」活動,完全遵照古俗辦理。「豎孤棚」是恆春搶孤活動的壓軸重頭戲,各隊伍以疊羅漢的方式競相爬上塗滿牛油的木柱,刺激又有趣。除了開放給全國人士組隊參加外,也提供給在台的外籍人士參賽資格,吸引許多外國朋友參與。

 

恆春半島隨意行(3)12.jpg

 

搶孤這個活動的由來,首次出現是在清朝年間,所謂的「孤」,指的是救濟孤貧的物品,在傳統習俗中,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普渡後,會將祭拜的用品發給孤貧,因此普渡的祭品也稱作孤品,不過在分發孤品的時候常常發生爭搶推擠,才設計出「豎孤棚」的比賽方法,來爭取孤棚上的物品。

 

屏東縣政府表示,搶孤及豎孤棚的意義都是傳承先民人饑己饑、悲天憫人的優良傳統,同時也具鍛鍊國人體魄的積極意義。近來這保留傳統的文化活動日漸受到重視,參賽隊伍越來越多,已經成為每年恆春鎮內最熱鬧的活動之一。

 

出恆春東城門,沿著屏 200  號縣道再轉 26 號省道佳鵝公路」,我們要去風吹沙」。

 

這算是一條懷舊路線了,有著學生時代的回憶。從小到大,每次到恆春半島是必走路線,因為基本上  26  號省道就是半島的環線,從西海岸的楓港,台 1、台 9、台 26 三省道的交會點起,往南繞行整個半島,一直到東海岸的旭海,南台灣的風景區幾乎都在這條線上。

 

恆春半島隨意行(3)13.jpg

 

風吹沙」這個點,我們可以看到一條相當優美的海岸線,藍天碧海白沙綠茵,構成一幅美麗的畫面,十多年前有某家汽車廠到此拍攝 CF 廣告片,讓此地風景大大的有名起來,就像前一陣子的海角七號,大家猛追拍攝點一樣。

 

恆春半島隨意行(3)14.jpg

 

恆春半島隨意行(3)15.jpg

 

過去這條路上還有一間聯勤的招待所就在路旁一處高地平台,雷達站的附近,視野極佳有類似牧場的景觀,且提供餐飲的服務我們曾多次在此地用午餐如今有好一段時間沒有造訪,是否還對外營業? 就不得而知了

 

因為時間的關係沒有繼續往南走按原路往佳洛水方向

 

恆春半島隨意行(3)16.jpg

 

在進入佳洛水的途中看到有衝浪比賽的活動旗幟這對我們來說是很新鮮的禁不起好奇想一探究竟。只見兩線道的路邊停滿了汽車,有人在著裝,有人抱著滑水板,有人背著攝影器材,有著健康黝黑膚色的男男女女,穿著泳裝,往沙灘方向前進,參加這場屬於陽光、海水、沙灘的運動盛會。

 

恆春半島隨意行(3)17.jpg

 

必竟我們還無法像衝浪選手一樣,達到那一層耐曬的功力,在烈日的威力之下,只好屈服,趕緊逃回車上吹冷氣。

 

時間已近午後三點,為了避開傍晚的北上車潮,準備打道回府了。

 

經過車城,特地左轉彎進窄小街道,因為此地的「福安宮」旁,整排都是賣〝鹹鴨蛋〞和〝皮蛋〞的店家,已經成為此地的特色,每回路過都會買一些帶回家。當然一整排的攤子,是需要經過多次不同的交易經驗,才能篩選出對味的店家。

 

離開車城,帶著愉悅滿足的心情,迎著夕陽踏上歸途,結束了兩天一夜的假期。車上大包小袋的戰利品,是兩位媽媽的成就。兩人從開始談笑直到疲憊的睡去,最後只剩車子低沉的引擎聲陪伴著..... 一路回到家。

 

arrow
arrow

    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