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安順為中心

方圓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生活著被稱為老漢人的屯堡人

六百餘年來

屯堡人固執地堅守著大明朝的祖制

 

天龍屯堡古鎮1.jpg

 

天龍鎮

地處西進雲南的咽喉之地

最早是順元古驛道上的一個驛站  名叫飯籠驛

由於軍事地理位置重要

從明代開始就在這裡及周邊大量屯兵

時至今日依然如此

這裡仍然是駐軍重地

 

天龍屯堡古鎮2.jpg

 

天龍鎮  居住著被稱為屯堡人的特殊民族

他們又被稱為老漢族是明朝駐守西南屯軍的後裔

至今仍然保留著明朝當時的衣著服飾及生活習慣

 

天龍屯堡古鎮3.jpg

 

今天的屯堡人仍舊身穿明朝的長衣大袖

仍舊跳著明朝的軍儺(地戲)

 

天龍屯堡古鎮4.jpg

 

明代在西南的屯田制是為了解決遠征軍的給養

達到長治久安才遣漢制夷

大量的屯軍和江南移民

這對鞏固明廷開發西南加強民族團結發揮了相當的作用

 

天龍屯堡古鎮5.jpg

 

屯堡文化自成一格

它不同於其他漢族文化

又不同於本土少數民族文化

它是相對封閉的明代文化遺存

 

天龍屯堡古鎮6.jpg

 

屯堡人在語言、服飾、建設、宗教信仰等方面

保留著   固守著六百年前的遺風

在服飾方面

屯堡婦女保持祖制

 

天龍屯堡古鎮7.jpg

< 喝大碗茶 >

 

依舊是寶藍色的長衣大袖

其服飾已成為研究明代服飾的活資料

 

天龍屯堡古鎮8.jpg

 

屯堡真是一個石頭的世界

 

天龍屯堡古鎮9.jpg

 

腳下踩著的是石頭

伸手摸到的是石頭

眼睛看到的是石頭

 

天龍屯堡古鎮10.jpg

 

天龍屯堡古鎮11.jpg

 

圍繞屯堡的城墻和碉堡都是石頭

 

天龍屯堡古鎮12.jpg

 

關於地戲的起源

它來源自明代的軍儺

軍儺起源宋代

而儺的歷史則可追溯到遠古的殷商時期

在那時儺是一種祭典

一種祈神佑福的方式

 

天龍屯堡古鎮13.jpg

 

隨著歷史的變遷

軍儺這一種軍隊專司的儀典

逐漸演變成了今天屯堡人娛神娛人的地戲

其臉譜以白楊木精雕而成

造型生動   色彩豐富   神態詭密

 

天龍屯堡古鎮14.jpg

 

地戲最主要的表現形式是唱和舞

演員頭戴俗稱臉子〞的面具

腰圍鮮艷的彩裙   身背戰旗   持戈揚戟

在鼓鑼的伴奏下踩著粗獷的步子

間雜高亢嘶啞的唱腔   演員由人而神

演出一齣齣的民間故事

 

看完了一小段演述三國的戲

我們揮別了門口頭繫白布和黑布的大娘娘老娘娘

也揮別了這個灰色的石頭城

續往下一個停留點.....

 

 

<(ㄋㄨㄛˊ) : 古時候,以迎神賽會來驅除病疫的一種習俗。

 

按導遊說法:

婦女頭上繫白布者,其家族中還有長輩,身份可能是女兒或是媳婦,稱為〝大娘娘〞。

頭上繫黑布者,為家族中最年長者,稱為〝老娘娘〞。

  

arrow
arrow

    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