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回到金門總會到山后來走走

 

山后位置大致在金門的東北角。不論走環島東路或環島北路 ( 經沙美 ) 都可以到達陽翟,轉入陽沙路後直走,過了碧山村落,可以看到道路兩旁遍植楓樹,路並不寬,行走其中會令人有一種幽靜深邃的感覺,途中經過一處楓香園叫做〝千楓林〞,再往前行就可看到民俗村的大門了。

 

山后民俗文化村1.jpg

 

除了民俗文化村的建築群吸引人之外,碧山也有一些令人懷舊思古的閩式建築。同時這裡也是一位同事在三十多年前服兵役的駐地2~3年軍中的磨練,對每一個由青澀轉為成熟的男孩來說,都同樣有著許多苦樂的回憶每每到此總有好幾籮筐說不完的故事

 

山后民俗文化村2.jpg

 

山后分為上下三堡宋末元初以來上堡與下堡各屬王氏及梁氏墾殖的聚落而民俗文化村所在的中堡則是晚清時期王國珍王敏祥及王敬濟二代於日本神戶經商致富後所新建

 

山后民俗文化村3.jpg

 

山后民俗文化村4.jpg

 

在十八座宅邸中有十六座為二落大厝另二座為海珠堂 ( 鄉塾學堂 ) 及王氏宗祠總稱山后十八間」。

 

山后民俗文化村5.jpg

 

中堡規模宏大整齊劃一佔地約 15,000 平方公尺從清光緒二年 (1876) 動工至光緒二十六年完工 (1900) 前後施工有 25 年之久可謂慢工出細活其建物施工細膩建材來自泉江西各地十分講究隘門及水井俱全堪稱閩南傳統聚落建築的經典之作

 

山后民俗文化村6.jpg

 

山后中堡的主要構成單元為二落大厝並有六座建築在左側增建突歸主屋屋脊採燕尾方式突歸則施以馬背

 

山后民俗文化村7.jpg

 

從巷弄望去棟與棟之間的燕尾在天空對峙相向飛揚昂翹極為好看

 

山后民俗文化村8.jpg

 

山后民俗文化村9.jpg

 

走進花崗石塊砌築壁體所構成的巷弄厚實堅固,有著濃濃的古意

 

山后民俗文化村10.jpg

 

密佈而完整的隘門也是由花崗石條砌成是山后民居建築群的一大特色同時也看的出昔日聚落防禦的考量

 

山后民俗文化村11.jpg

 

不同於一般的傳統聚落,山后中堡採取了整體規劃及營造的過程,對稱工整,可說是一個計劃性的僑村聚落。

 

從正面來看,共有七座建築,一字展開

 

側面來看,則是以三排二落大厝為主的建築群,層層往上。

 

其中海珠堂及王氏宗祠為了凸顯其崇高地位,特別留出了寬闊的前埕,彰顯其氣勢。

 

山后民俗文化村12.jpg

 

「海珠堂」為晚清王家創辦的鄉塾,民國時期稱「海珠學校」,是華僑熱心興學的典範。

 

山后民俗文化村13.jpg

 

山后民俗文化村14.jpg

 

山后民俗文化村15.jpg

 

海珠堂得名於旭日東昇海面之意境,其建築形制源於本地的「三蓋廊」,但在尾櫸部份疊樓 ( 二樓 ) ,一樓則作成磚拱外廊;而主屋之前步口有卷棚抱廈 ( 前軒 ) ,增加了正殿的縱深,抱廈前另掘有一池。

 

山后民俗文化村16.jpg

 

山后民俗文化村17.jpg

 

海珠堂的正殿奉祀有王國珍及王敬濟二位先生,以表彰他們對鄉里的貢獻。

 

山后民俗文化村18.jpg

 

鄉里人相信,山后「龍穴」位置即在宗祠,「龍頭」在祠堂右前的牆角冒出地表,「龍尾」則於右後偏室中出土。若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代表著中堡建築立基於花崗石岩盤上,堅固恆久,被認為是一處福地。

 

山后民俗文化村19.jpg

 

現在進入民俗文化村參觀已經不需買門票了,參訪的旅遊團不少,尤其是經由小三通來自大陸的團體。每次來如果碰到有旅遊團,我們也會跟在旁邊一起聆聽導遊的介紹,一門一窗、一磚一瓦、突歸燕尾、壁掛雕飾..... 一一都有著人文及歷史的典故。

 

山后民俗文化村20.jpg

 

臨走前總要逛到王阿婆的店裡,坐在樹下吃一盤蚵仔煎,鮮甜的野生海蚵,雖然個頭沒有嘉義東石的大,但在古聚落的恬靜氛圍中享用,確是有滋有味的。

 

山后民俗文化村21.jpg

 

過去那罩著神秘面紗的金門已經不在,解除戰地政務,開放來去自如之後,有許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的。

 

[:]

突歸是建物的基地夠大時在建物的側邊增建,會在二落大厝與三蓋廊的左右側,加建一列房間使正面成為四開間,加建的這一列房間稱為「單突歸」;如果左右側都加建房間,使正面成為五開間者,稱為「雙突歸」,且僅在側面有留出入口。突歸的屋頂多為圓脊形式,亦有燕尾形式。突歸亦可稱為凸規〞或〝陟歸〞。

 

 

arrow
arrow

    a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